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“稳定器”和“助推器”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于今年一季度重回三次产业的首位。目前,服务业回升仍是初步的、恢复性的,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,提振发展信心,稳定市场预期,巩固服务业恢复基础。
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7222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7.4%。其中,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28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0.9%,明显高于第一产业16.9%和第二产业4.1%的增速。
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。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,前5个月30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正增长,各产业用电全面增长。第三产业用电量亮眼,折射出服务业恢复向好在支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。今年以来,前期受抑制的服务需求持续释放,带动服务业增长。1月份至5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.1%,比1月份至4月份加快0.7个百分点。受“五一”假期效应带动,居民外出就餐、购物、旅游、住宿明显增多,加之上年基数较低,接触型、聚集型服务业增长较快。5月份,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9.5%,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.1%。
从非制造业经营活动来看,与大众消费和数字经济相关的服务业保持良好运行趋势。5月份,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明显上升,保持在53%以上;餐饮业和住宿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5%以上;铁路运输、水上运输、航空运输、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、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,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%以上高位景气区间。
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“稳定器”和“助推器”。我国服务业擎起国民经济“半壁江山”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于今年一季度重回三次产业的首位。近年来,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,居民消费呈现出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的趋势,以“旅文体康养”等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潜力巨大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,服务业是产业深度融合、供需有机结合的黏合剂。当前,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,要把促进服务业恢复放在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,积极推进服务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,以服务业的提质扩容促进内需潜力释放。
服务业还是扩大就业的蓄水池。服务业涉及的行业门类多、牵涉面广、就业弹性大,能够广泛吸收不同学历层次、不同技能领域的就业群体,是新增就业和吸收农业、工业领域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力量。2022年,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达51.7%,6个主要就业行业中有4个为服务业,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、住宿餐饮业、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。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,网约车司机、外卖骑手、网络主播、电子竞技运营师、民宿管家等大批服务业领域的新兴职业应运而生,蓬勃发展的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大量青年劳动者,在扩大新增就业空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。
当前,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,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,16岁至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5月份进一步走高至20.8%。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容量,需要发挥好服务业这一就业最大“容纳器”的功能。从今年的情况看,接触型服务业快速恢复,交通运输、住宿餐饮、旅游等行业较快增长,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。接下来,要继续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、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倾斜支持,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在稳就业促消费中的作用,提升就业吸纳能力。
服务业与老百姓的吃、穿、住、用、行紧密相关,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。目前,服务业的回升仍是初步的、恢复性的,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,提振发展信心,稳定市场预期,巩固服务业恢复基础。近期,山西、甘肃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文件,帮助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,促进服务业稳定增长。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,升腾起的将不仅是人间烟火气,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信心。 【编辑:朱延静】
中新网惠州6月24日电 题:列车“掌勺人”的“端午”假期
作者 黄伟伟 郭军
“这碟小炒肉真的是太好吃了,跟外面五星级酒店大厨的手艺有得一拼!”6月22日,正值端午佳节,上午12时,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值乘惠州开往重庆北的K1172次列车上,来自湖南衡阳的旅客张先生正在餐车用餐,对眼前的饭菜,赞不绝口。
对于经常乘坐火车的旅客来说,有一种味道让人难忘,那就是火车上热气腾腾饭菜的香味。它为旅客的旅途提供了方便,也唤起了旅客对家乡饭菜的浓浓思念。而烹饪这些可口饭菜的人,就是列车上的厨师,也被大家称为列车上的“掌勺人”,杨志文就是其中一员。
杨志文,今年44岁,入路已经22年之久,先后值乘过成都、合肥、广安、麻阳等方向的列车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“老铁路”,对各地旅客的饮食习惯更是了然于胸,目前担任广东惠州至重庆的普速列车的厨师一职。
上午8时,杨志文一大早就到站台接车,每趟车出乘时,他都会仔细对米面粮油、肉类蔬菜等进行检查,确保食物的新鲜和质量,只有这样,做出来的菜肴才美味。
杨志文为乘客送上餐食 广九客运段 供图
“列车上旅客来自天南地北,每个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,这趟列车途经湖南、贵州、重庆等地,旅客偏爱吃辣,饭菜的口味上,我们会主动迎合旅客的需求。”杨志文说。
“大爷,黄焖鱼块合您口味不?”“小朋友,红烧排骨好吃不?”杨志文在完成手头的工作后,都会来到餐车,主动了解、询问旅客的就餐感受,从中查找不足,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,这也是他工作以来养成的习惯,只为让旅客在用餐过程中既暖胃又暖心。
19时许,已到晚饭时间,餐车里坐满了前来用餐的旅客,甚至导致后面来的旅客都没有位置,火爆场面不亚于外面的大酒楼。杨志文表示:“今天是端午节,车厢旅客很多,为了满足旅客们的就餐需要,我们提前备好餐料,制作了美味、实惠的套餐盒饭,用小推车送到车厢,供旅客选择。”
无巧不成书,杨志文的爱人刘雯也是同一个车队的工作人员。她是一名乘务员,今年“端午”期间需要值乘惠州至重庆北的列车,夫妻俩和大多数铁路夫妻一样聚少离多,他们舍小家为大家,节日期间坚守岗位、默默奉献,为万家团圆而辛勤工作。
晚上10时30分,忙完一天工作后,杨志文给远在广东河源老家的儿子树树打去电话,叮嘱道:“今天是端午节,爸妈不在家,记得要听外婆的话,按时吃饭。”“知道呢,爸爸,今天我还吃了我们一起包的粽子。”电话那头,听着10岁儿子爽朗的笑声,杨志文的疲惫感瞬间消散殆尽。
小灶台暖客心,小舞台展作为。杨志文是千万铁路职工的一个缩影,他用自己的专业、付出与坚守,不断地提升列车服务品质,用爱心与热情照亮着每一名旅客的回家路。(完)